2020年上半年常德市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一、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1.经营性客运规模持续减少。今年上半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803.86万人,同比下降47.8%;旅客周转量完成12.94亿人公里,同比下降46.1%。
2. 货运总规模同比保持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完成水路完成货运量1164.21万吨,同比增长6.8%。完成货物周转量40.2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9%。
3.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年度目标。今年上半年,我市完成16.66亿元,占全年投资目标27.07亿元的61.56%,与去年基本持平。
表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情况表
项目名称 | 本年度 | 本年累计 完成投资(亿元) | 完成年计划的 (%) |
合计 | 27.07 | 16.664 | 61.56 |
一、国省干线 | 14.49 | 6.56 | 45.27 |
二、农村公路 | 7.94 | 7.74 | 97.48 |
三、路网改善 | 3.76 | 2.01 | 53.45 |
四、站场 | 0.88 | 0.004 | 4.34 |
五、水运 | 0.35 |
二、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1.交通扶贫成果丰硕。截至今年6月份,全市累计完成通自然村公路5828公里,基本实现了全市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
2.交通民生实事扎实落地。1-6月份,全市完成通自然村公路已完成1376.703公里,占全年任务的112%;农村公路提质改造项目已完成170.744公里,占全年任务的70%;危桥改造项目已完工18座,开工21座,招投标17座,财政评审20座,正在设计12座。
3. 服务乡村振兴先行作用更加突出。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面向全市推广临澧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经验,协调促进全市各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均衡发展。
4. 安全生产平稳有序。一是“隐患清零”行动不断深化。全面加强交通运输行业隐患排查清理,落实“隐患清零”一单四制工作机制,将“隐患清零”行动全面延伸至全行业全领域,常态化开展。二是深入开展交通问题顽障固疾整治。全面清理排查交通运输领域存在的顽固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加强部门间配合,全面整治长期影响市民出行安全,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损失的问题和隐患。截至目前,省市整治办交办的390处安全隐患均已完成整改销号;副省长提醒函交办的56处风险隐患点已整改90%。三是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实行“五化”推进。通过强化部门职责、优化干部配置、简化办事流程、固化检查标准、强化攻坚克难,切实加强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管。
三、主要问题
1. 客运量下降。公路客运量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一是受疫情影响,运营成本较大导致客运恢复不理想。虽然我市道路客运班线已于2月7日恢复,但通过班线客运出行的群众较少。根据客运站上报数据情况,我市客运量同比下降50%左右。二是受高铁、私家车分流影响,公路客运持续下滑。随着铁路网的不断完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快速发展,传统公路客运客流大幅分流。而受私家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以及节假日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影响,选择私家车出行的旅客大幅增加。三是随着湖南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推进,部分客运班线转为公交运营,将不再计入当期的公路旅客运输量中,而纳入城市(县城)客运统计,也导致公路客运量减少。
2.建设资金压力较大。受政策影响,交通项目建设地方自筹资金难以筹措到位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3.安全形势不容乐观。1至6月,全市“两客一危”车辆超速、凌晨异动、疲劳驾驶、脱离监控四项重要指标显示违规车辆多达42台,武陵、桃源违规车辆居多。今年上半年,全市发生道路运输人员伤亡事故8起,其中,死亡7人,受伤9人。有6起事故发生时间集中发生在5月份。而去年一整年我市仅发生道路运输人员伤亡事故2起。因此,道路运输事故的集中多发态势,给我市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敲响了警钟。
四、2020年下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走势预测分析
对2020年下半年常德市交通运输经济走势的预测如下:
1. 公路水路运输生产预测。
公路客运方面,和全省总体情况类似,预计全年公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将同比减少;水路货运方面,预计水路货运量可能同比小幅增加,估计在6%左右。
2.港口生产预测。
随着砂石生产的逐步开放,预计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将同比上升,幅度可能在2-4%左右。
3.固定资产投资预测。
按照市统一部署,2020年将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7.5亿元左右。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1. 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考核机制,充分利用部门绩效考核及市重大项目督查督办的考核监督机制,继续开展对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专项的定期巡查,对新开工项目,按照时间节点督查是否如期开工、实质性开工;对在建项目,督查项目建设进度和投资完成量;对拟建成项目,倒排工期、督促进度。督查巡查结果月通报、季公示,切实强化各建设主体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干线公路方面,大力推动国省干线路网改造升级,建成通车80公里。农村公路方面,提质改造244公里,持续抓好“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站场建设方面,全面完成1个乡镇运输服务站、22个城乡客运一体化站场和100个农村客运招呼站建设。
2.突出抓好年度重点工作。
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交通运输发展改革稳定各项工作的同时,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立足市情实际,注重基础调研,加强政策研究,搞好项目的规划谋划和上下对接,按照全市“一盘棋”思想,科学编制好我市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力争一大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笼子。积极配合省厅做好澧水航道整治、益常高速复线等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建设。
3.全力压实安全工作责任。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监管责任,要切实突出抓好安全隐患排查、问题交办整改、验收督办销号、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等关键环节。要管控好“两客一危”八项指标,特别是车辆超速、疲劳驾驶、脱离监控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二是要进一步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重点区县采取联合派员进驻督办形式进行帮扶,对重点企业要挂牌督办、责令整改,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依法处罚,企业对重点车辆驾驶员进行严管重罚,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形成强大威慑。确保我市交通运输在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