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县“三+”模式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2021年8月10日,安乡县正式启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12月31日实现新车营运。短短5个月时间,从谋划到新车上线,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破茧成蝶”。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在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过程中,安乡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成为全省推进该项工作用时最短、速度最快、方案最贴近实际、模式最具生命力的第三批创建示范县之一。
一、紧抓“三大重点”,找到破局解题的“金钥匙”
在财政收入全市最低、老龄化率全省靠前、涉改群体广的多重压力下,安乡积极拓宽思路,抓好“三大重点”,坚持“集约经营、统筹兼顾、价格惠民、乡村全通”原则,充分运用市场化、项目化理念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有效确保了“群众得实惠、企业可持续、财政能承担”。
合理控制优惠范围。基于财政配套吃紧的现状,合理区分城市公交与城乡公交、镇村公交,目前只对城市公交执行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五类”群体优惠减免政策。城乡公交、镇村公交暂不执行该项政策,待县财政状况改善后,再加大对特殊群体优惠减免力度。如此,既减少了财政补贴压力,又保留了发展空间,为企业拓展市场、优质服务创造了条件。
合理压减重复线路。为减轻企业投入成本,安乡共采购新能源车114辆,车辆总数比改革前的202辆减少了43.6%。在不影响群众便捷出行的前提下,适度压缩重复多、客流量少的线路,为企业强化营运调度、降本增效创造了条件。
合理利用现有站场。改革后,安乡将建成城区至乡镇“一枢纽十辐射”和乡镇至乡镇“三核心多支线”综合城乡客运网,结合全县客货邮融合发展,枢纽站、停保场、首末站、招呼站等基本利用原有站场,仅规划4个新建站场,整体发展规划不过多增加企业负担,有效降低了企业站场建设成本。
二、严格“三方程序”,拧紧合法合规的“安全阀”
坚持重大事项县委县政府决策。城乡客运一体化是重大民生实事之一,安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安乡县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和《安乡县城乡客运一体化营运项目实施方案》,明确组织机构及领导班子、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推进步骤节点任务;成立安乡县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工作推进有力有效。
坚持民生事项广泛征求民意。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安乡依据《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通过举办《安乡县城乡客运一体化运营项目实施方案》听证会、召开公开征求意见会、发布公示公告、印发《安乡县城乡客运一体化涉改对象签约退市和维稳包保工作手册》等举措,广泛听取民意,了解涉改对象诉求,第一时间解释政策、化解矛盾。后期运行中,根据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优化路线,确保群众出行更便捷。
坚持专业工作交给专业机构。聘请第三方公司,负责《安乡县城乡客运一体化运营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安乡县城乡客运一体化运营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城乡客运一体化涉改车辆现值评估等工作,确保更加专业;会同司法局,开展《安乡县城乡客运一体化运营项目实施方案》及《运营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合法性审查;组织公安、交警、公路、应急、城管、发改等部门共同对线路进行现场踏勘、审批,切实做到工作合法化、公开化、规范化、科学化。
基于此,全县130户个体经营户和3家客运(公交)企业的72个承包经营者一致赞同《安乡县城乡客运一体化涉改企业和车辆退出经营奖补实施细则》;广大涉改对象一致支持城乡一体化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签约退市,没有出现1例大规模上访、集访事件。
三、着眼“三个伏笔”,蓄积持续发展的“能量源”
抢抓先机,为客货邮融合发展埋伏笔。安乡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后的总体情况为1家国有企业,7条城市公交线路、10条城乡公交线路、12条镇村公交线路,另预留10条可扩展线路。现投入的114台新能源车均未能满足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带有货仓的车辆,所有农村公交线路沿途停靠点均考虑到了未来快递的集散问题,为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打通物流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坚实基础。
紧跟时代,为实现绿色交通埋伏笔。结合“城乡客运一体化”、“客货邮融合发展”项目实施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启动“充电站乡乡通”工程,计划建设充电站18个,预计今年8月份完成。届时,将进一步提升城镇和乡村公用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
立足未来,为全面智慧交通建设埋伏笔。积极开发一体化信息集成系统,在设计系统时,承接企业紧跟前沿数字技术,在智能乘车系统中融入车联网、物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等技术,为全县智慧交通的发展打好基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