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圆梦之旅—— 写在津市澧水二桥建设项目动工之际
8月17日下午3时,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第一开标室内,一桩与津市人民息息相关的事件正在发酵之中。此时是约定的津市澧水二桥项目投标时间。3家优秀路桥建筑企业如约而至,分别将一摞比砖头还厚的标书递交给津市市交建投公司。两个小时后,综合评标结果出炉。 8月20日 下午5时,3天公示期满,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津市澧水二桥建设项目中标单位。这标志着津市澧水二桥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津市澧水二桥圆梦之旅由此开启。
机遇:1+1大于2;津市澧水二桥,呼之欲出的一座桥1989年12月,津市终结轮渡历史,拥有了第一座澧水大桥。26年弹指一挥间,这座唯一的澧水大桥却因岁月洗刷几近透支了。
随着二广、安慈两条高速公路相继过境,津市交通区位大为改善,过境车辆骤然增加;加之城市扩张提速,私家车激增,津市澧水大桥面临难以承受的荷载压力。该桥当年设计荷载为汽车20吨、人群3.5KN/㎡,现今汽车单车载重有的达到50-60吨;当年全市仅有几百台汽车,如今各类车辆达5万辆以上,每年还以10%的速度递增。据测算,现澧水大桥高峰时段日通车量已达6万辆以上。长期超负荷运行,致使大桥遭受损害的风险与日俱增。尤其令人揪心的是,过境与内部交通混合,行人横穿公路频繁,车辆拥堵时有发生,此桥已成为区域国省干线公路过境的瓶颈。建设津市澧水二桥已成必行之势,迫在眉睫。
然而,由于资源不足以及地方财力的捉襟见肘,人们认为建设澧水二桥只是一种奢望。2012年,新任市委书记王学武主政津市,澧水二桥正式成为话题并进入决策层面,许多人还是以为这不过是“彩虹之梦”。
近年长江经济带强劲崛起,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津市作为湘鄂边际重镇,规划中西洞庭湖环湖公路节点城市,融合发展的态势不可逆转,澧水二桥建设迎来关键契机。拟建的澧水二桥将与G353、S233、S238等国省干线公路及周边路网联为一体,成为洞庭湖区连接沅澧大圈、淞澧大圈的重要通道和湘北水陆交通连接线,其过境交通干道、防汛通道和城市景观桥的综合功能将充分显现。
机遇千载难逢,机遇稍纵即逝,机遇考验决策者的智慧与担当。
“澧水二桥落成后,我本人也许已不在津市工作了,二桥却成为津市发展的永续支撑。虽然就现有财力而言,津市建设二桥确有不少困难,但只要有利于地方长远发展的事,就要积极争取。历史的机遇不容错过!”王学武坦陈心迹。
说干就干。在完成澧水二桥选址论证后,2013年8月,津市澧水二桥前期工作正式启动,并创建了大型项目前期推进的“津市速度”。至2014年6月,12项专题论证评估工作全面完成,当年7月,省发改委对津市澧水二桥建设项目立项批复。
一座桥,不仅立于山水之间,更是立于民意之上,立于决策者的灵魂深处。
模式:3年建设,3年还款;这出于思路创新,精心比照;津市澧水二桥,蜿蜒而来的一座桥
津市澧水二桥“追梦”之旅,曲折而漫长。
鉴于现实的财政状况,津市量体裁衣,将支付周期置于可调控区间,优化建设模式,其前置条件严谨得近乎苛刻,令许多路桥施工企业望而却步;经过千呼万唤的寻觅、游说、对接、等待,才终于与合作伙伴达成意向,携手同行。
起初,津市寄希望于土地置换模式,用相应土地的出让金建设二桥。2014年4月,经过几轮洽谈,上海某集团公司与津市签订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依据这一模式对S233津市澧水二桥及其他项目展开代建与开发合作。两个月后,该集团公司再次来津考察澧水二桥项目,商谈协议的细则,并约定了在上海正式签署协议的时间。澧水二桥建设的脚步似乎越来越近了。遗憾的是,终因土地调剂之难而与二桥落地失之交臂。
2014年6月至10月的4个多月里,怀着“东方不亮西方亮”的雄心与执着,津市市委主要负责人又分别带领招商小组前往重庆、南京等地轮番招商,其间与贵州某房地产公司的洽谈令人期待。 2014年10月10日 ,津市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贵州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过反复多轮谈判,形成了《津市澧水二桥建设项目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补充协议》,一个月后,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对方甚至主动交来1000万元保证金,以表合作真切,澧水二桥建设似乎又现曙光,板上钉钉了。然而, 2015年4月17日 ,经过4个月的翘首等待,等来的却是一纸终止合同的声明。
好事多磨,也考验意志。任风云变幻,挫折连连,津市对澧水二桥“追梦”的脚步却从未停歇。
这期间,所有前期工作仍一如既往,雷打不动。津市市委、市政府及时总结经验,不搞一条道走到黑。他们毅然放弃土地捆绑模式,决心立足自身,另辟蹊径。在权衡诸多因素利弊后,认为以三种渠道筹措建桥资金具有可行性:国省项目补助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多方争取资金。怀揣这一崭新理念,津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率领大桥建设指挥部人员再次出发,开始了南下北上持续3个月的高密度招商引资,先后与全国47家有相当资质的路桥施工企业沟通对接。但最终对3年建设、3年还款这一“3+ 3” 模式积极回应的仅有4家,从47家到4家,大浪淘沙,面临的又是走钢丝般的险境。
尽管如履薄冰,这一次,终于收获惊喜。津市澧水二桥成功招标的消息不胫而走,甚至令周边县区交通部门颇感压力,他们不得不对津市人的坚韧与勇气佩服有加。
效应:全长6129米,投资3.8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西洞庭湖环湖公路过澧水特大型桥梁;其交互效应、辐射效应、安保效应凸显;津市澧水二桥,蓄势待发的一座桥
作为全省“十二五”期间重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津市澧水二桥也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西洞庭湖环湖公路过澧水的特大型桥。该桥北起津市洞庭大道跨澧水,经阳由垸,接清远路上S205。大桥全长 6129米 ,其中主桥全长 1540米 ,主桥桥宽 21.5米 ,路基 21.5米 ,项目总投资约3.8亿元。
这是一座蓄势待发之桥,其交互效应、辐射效应、安保效应与日俱增。
效应依托的是民生期待,效应彰显的是未来愿景。
津市早已未雨绸缪。2014年2月,津市澧水二桥指挥部成立,8个月后项目初设和设计完成;2014年11月,澧水二桥项目征收及沿线拆迁工作启动,年底,完成项目征拆及实物量摸底调查。截至今年8月,国有土地的拆迁工作已接近尾声。
为确保二桥质量万无一失,津市在与建设方的协议中设置了多项质量保障条款;成立由退休老同志、市委、市政府形象监督员组成的项目监督部,全程监督建设质量;还调集了4名有资质、有经验、责任心强的路桥工程师坐镇把关。
建设澧水二桥,始终得到了津市各部门和全体市民的支持。津市人大开展调研监督、审议决议;津市政协广泛集纳民意,用心参谋;其他部门和相关街道社区雷厉风行,全面配合。
在油榨坊社区,78岁的蒋秀英老人,率先搬迁,二话不说。她在一处30多平米的黑瓦屋里住了40多年,一草一木都凝结着她的情感与回忆。搬离老屋时老人一步一回头。搬迁后不久,老人又回了一次已成废墟的“家”,看了又看,依依不舍,可她没有一句怨言,还执意掏出100元支持修桥,工作人员怎么也不忍心收她的钱。下岗职工郑先武,因患骨髓癌高位截肢,听到指挥部工作人员宣传拆迁,他拄着拐杖凑过来,说为了修二桥,搬迁没话说,等亡父五“七”过后就搬。五“七”一过,他就搬往澧水南岸暂住,一瘸一拐地提水吃,也心甘情愿。
亚博足彩app:建桥模式,市民也予以理解和支持。“只要有利于津市长远发展,有钱办事,老百姓支持;没钱办事,想办法办,老百姓同样支持。”津市市政府形象监督员毕家寿如是说。有这样良好的氛围,津市澧水二桥建设项目定将顺利推进。
8月31日,中国铁建港航局澧水二桥项目管理人员首批15人进场。随后,临建班组、路基施工班组、桥梁施工班组及各类设施也相继进场。 10月17日 ,津市市交通建设投资公司如期与建设方签署施工合同,津市澧水二桥建设正式拉开序幕。从这一刻起,津市将在用地支持、道路清障、航道管制、临时设施、后勤保障、业务服务等各个环节予以精准对接、全力相助……
彩虹之梦已催开,圆梦之旅正起步。3年之后,澧水二桥将虹桥卧波,横空出世。津市这颗湘北明珠定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华。
(津市市交通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