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贵在责任落实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道路运输企业按照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要求,成立专门班子、积极筹备、起草文件、规范制度、添置设备、督导企业内部制度的执行。不少的客运、危货运输企业,坚持严要求、高起点,重规范,对照行业达标标准,在自评从严的基础上,经过安全生产达标考评组织机构的达标评估,进一步规范了安全生产管理行为,夯实了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安全生产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近一年多来,全市各客运、危货运输企业根据道路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行业标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结合各个运输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考核办法、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安全生产跨年度专项工作方案、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公司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保证了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带来的重大突破。各运输企业通过标准化的创建,从过去松散、零乱的内部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是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大跨越。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是“齐抓共管”。这一原则特别要求企业的党、政、工、团各个部门在各自主管工作范围内,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专业优势,从各个方面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这是对道路运输企业的基本要求。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完成后,或者是企业经过达标考评后,关键就在于真正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贵在行动上扎扎实实的落实,道路运输企业经过标准化达标考评,从制度层面看,各运输公司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可谓不健全,尤其是老湘运集团的所属分、子公司,其实有很多很好的规章制度至今可以援用,比如“车辆日检、出站检查、发班导引、驾驶员交接班等等。制度制定、完善后,至关重要的就是制度的落实和规定的执行,制度的执行力实质上就是考衡企业领导的工作能力。我们不能让企业的安全生产文件、管理制度、管理规定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停留在口头上,规定是规定、制度还制度、执行归执行,说归说,做归做,说做不一,表不及里,形成“两张皮”的怪圈。通过考评评估的道路运输企业,尤其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提高思想认识
坚持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原则,人们普遍认为 “齐抓共管”就是企业党、政、工、团的事情。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我们不能片面的、肤浅的、教条的局限于对这一原则文字表面上的理解。实质上,“齐抓共管”原则的本质含义不是只局限于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是企业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是从企业领导到从业人员,从各部门负责人到各级管理人员,从各个职能部门到生产单位,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齐抓共管。只有思想认识达到这种高度和深度,才能对安全生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才能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第一位,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齐抓共管,才能推动运输企业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健康发展。我们的运输企业,现在的组合成份较为复杂,有国有控股型、股份合作制、个人集资型,投资的形式多元多样,实实在的讲,运输企业部份挂靠、融资的成份比例还很大,因而给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造成了相当的难度,这就更要求企业的领导层引起高度的重视,真正在思想上站在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角度,做好这份事业。其实在达标考评中,还是不难发现部分企业的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对于“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这一原则执行得就不够好,还存在着只管生产不管安全现象,也有的企业对于安全工作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极端错误做法。因此,真正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企业的一把手,要站在对政府、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审视自己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理念,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二、切实落实制度
任何一项原则和规定的内在意义在于落实。道路运输行业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各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制订并规范了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建立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规定了企业在安全生产上“齐抓共管”的原则,从总体情况来看,“齐抓共管”原则对安全生产工作能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后,至关重要的就是在行动上要真正落实,运输企业万万不可已通过达标考评,获取了达标证书,就高枕无忧,认为企业已经达标,可以歇息一下,将所有达标文件搁置一旁,规章制度挂在墙上,喊在口头上,实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安全生产少有问津,安全生产指标、安全生产形势、安全生产状况置之脑后。甚至还有的认为安全生产达标后,就是企业领导和安全监督机构、安全管理人员的事情,与其它部门无关或关系不大。也有的运输企业领导平时对于各种违章违纪现象,视而不见、不以为然,即便是部门汇报了,也是听而不闻、放松警惕,安全工作出现点问题,他们想到的也只是安全管理部门的管控没有到位,只知道追究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而不是在思想教育、职工培训、技术监督、设备管理等方面从根本上查找原因。诚然,安全生产出现的任何问题,与安全生管理部门、责任人员有直接关联,应该查究,但作为企业的领导,切不可只注重表面上形式上的安全管理,而忽视实质上、根本上的安全监督。制度的执行、制度的落实,都要求企业领导率先垂范,制度、规定贵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落实,贯彻执行,健全的规章制度如果得不到贯彻落实,也就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
三、强化监督考核
受各种因素影响,人们的自我约束能力总是有一定限度的。任何工作在失去监督、失去控制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偏差,出现失误,出现漏洞。安全生产在任何一个小节方面都不能放松,稍有忽视,就会出现死角,发生意外。发生意外,就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负责安全管理的同志对此认识至深。因此,在安全生产上强调全员“齐抓共管”,管理人员“一岗双责”就是唤起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现在有些运输企业普遍存在安全生产方面监督考核不够或监督考核执行不严。对于安全生产,注重考核算的对象是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部门的人员这没有错,因为生产现场的大事小情,人们想到的首先是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到场,监督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很少想到除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外的企业领导层面的人员。安全生产发生问题后,真正能够从思想、技术、规章、制度、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制定防范措施的,往往需要企业的负责人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包括人、财、物的支持。然而不少有企业在这一点上恰恰做得不够,年度述职报告讲得多的是生产效益、是工作成绩、涉及到安全生产方面一年一度的评估少之甚少。企业在监督考核上却只想到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很少甚至没有考虑企业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在防范措施落实上也往往是只落实给某一部门和从业业主,没有把责任交办给企业某领导某部门的负责人,安全思想教育、专业技术知识培训、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责任必须落实到企业领导、部门负责人,如果说企业内部的监督考核对象是企业所属的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那么,上一级机构和职能部门必须强化对企业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监督考核。
综上所述,运输企业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要求扎扎实实落实在行动上,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存在“单打一”现象,安全管理部门不是孤军奋战,企业的所有部门都有责任,不可袖手旁观。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业要彻底改变安全生产管理“单打一”的现象,要保持安全生产形势长期稳定,必须强化在全生产上“齐抓共管”的原则,贵在认真,贵在落实,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齐抓共管”,不断推动和促进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健康发展,确保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治久安。
(供稿: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交通运输局办公室 马建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